流淌着中国的命脉
很多朋友对于流淌着中国的命脉和浏阳河2008歌词短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浏阳河2008歌词***流淌着中国的命脉
1、中国的河流是我们国家的命脉,其中浏阳河更是湖南省的重要河流之一。2008年,一首歌曲以浏阳河为主题,传唱至今。这首歌曲是怎样诞生的?歌曲中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歌词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浏阳河2008歌曲的背后故事。
2、2008年,湖南省浏阳市市委市政府要举行一场大型文艺演出,为了在演出中展现浏阳市的美丽和文化,他们邀请了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和浏阳市的作者共同创作一首歌曲,以浏阳河为主题。
3、最终,作曲家夏敬东和词曲作者邓一平联袂完成了这首歌曲。夏敬东原本是湖南省话剧团音乐指导,他擅长用音乐来表现人物心情和情节发展变化,将这一技巧用到了创作浏阳河2008这首歌曲中。邓一平曾获得过中国原创音乐金奖、中国原创音乐白玉兰奖等多项大奖,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们的合作使得这首歌曲写出了深情、激昂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令人耳目一新。
4、歌曲中,“浏阳河飘来的是阵阵桂花香,茶园里分享的是心灵的邂逅……”这些歌词,朴实无华,充满着生活情趣和自然风光。歌曲旋律轻快,让人不自觉地想起了浏阳市的美景。
5、“浏阳河清澈见底,呵护的是这片土地,它见证祖先的智慧,深藏这一方的悲欢。”这些歌词,表现了浏阳河对于浏阳市民的意义。清澈的水,见证了祖先的智慧,浏阳人民对于浏阳河有着深深的感情和依赖,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繁衍,将浏阳河作为家的象征。
6、“赤子心中的曾经,流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浏阳河跃动着中国的命脉。”这些歌词,是对于中国这片大地的赞颂。作为中国的命脉,浏阳河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这些曲词写的不仅仅是浏阳河,更是中国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7、这首歌曲的创作,成功传达了对于浏阳河的深情和祖国文化的赞美,更是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的事情。浏阳河是湖南省亿万人民的饮用水源,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爱护它。
8、这首歌曲也迅速走红,成为了浏阳市民最喜爱的歌曲之一。它不仅仅创造了金钩奖、湖南好歌曲等诸多荣誉,还被邀请征集到200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中进行演唱,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了解浏阳河和湖南的平面窗口。
9、总的来说,浏阳河2008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传承文化、浏阳市的形象推广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吁。它的成功,不仅仅是作曲家和词曲作者的努力,更是浏阳市和湖南省民众的共同努力和对于自然的感恩之心。
二、对浏阳河2008这首歌的歌词体会,感受
1、李谷一,情深款款歌声如天使,大陆流行歌曲第一人,属于我们父辈年代的歌者。也只有那个在传统文化中一点点蜕变的丰富时代才能孕育这样的歌者。提到中国流行音乐,李谷一始终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名字,她已经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一个标志。
2、周笔畅,玄妙声音独一无二,始终保持音乐的敏感和宁静,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歌者。在大潮流慢慢走向统一无特色的时候,能够勇敢地站出来,用自我独立的姿态构筑出个性饱满的音乐。声音入心灵动而有能量,动静之间,赋予心灵安宁,绝对是实力的代名词。
3、如此两种声音,联手一击,取得的效果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当然,恐怕不是上口的旋律、怀旧的情绪、明快的配器,或者说周笔畅+李谷一那么简单。
4、《浏阳河2008》,曲风为RnB灵歌结合湖南民歌,调性一如周笔畅以往坚守的感觉。李谷一义务助唱,甘当绿叶。作品中所涌现出来的成熟、唯美极为难得,既保持了传统怀旧的清新、又具备了笔畅对国际化新锐音乐的那种嗅觉。
5、做为一名忠实拥护者,当然是第一时间下载收藏,然后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听了一夜。的确,在寂静的夜里,听一首这样婉转暖人的歌,躁动的情绪会顿时平静下来。
6、第一的感觉,这是可以让人一下子记住的一首歌。创新又不失经典的曲风和元素,个性流畅的旋律加上怀旧的歌词,乍一听,能听出一种纯朴,一种原始味道,很民间的。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即使你是第一次听,你也会不自觉地着了魔般地跟着吱吱呀呀地唱。很有希望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唱金曲之一。
7、前些时候某周刊问起什么样的音乐会触动几乎所有国人的心弦时?记不住哪位能人回答,“音乐最好别太悲伤,最好好记好唱,最好是老歌新唱,最好别太吵。”这——《浏阳河2008》全赶上了。熟悉的意境可以让怀旧的人听,新锐的曲风可以让喜欢现代音乐的人接受,这样就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8、乐林在选歌这方面做得真的很好,某些方面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很优秀,做出了很多很个性的东西,也很讨巧,知道听众需要什么。让笔畅带着自己对音乐的感触渐行渐远,却又没有把市场和听众抛在一边,确实做得很不错,这很是难得。
9、这次的《浏阳河2008》,首先由李谷一老师的传统金嗓清唱开阵,“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冷艳、清亮、没有伴奏烘托、掩饰,浸透了民族的情调与韵味,有种超越复古华丽的哥特式女声的美。就像李老师自己所说的:“别看只有两三句,不容易呢!”
10、然后前段,笔畅一直用吐气如兰的呓语来表达,“那是那一年,蝉声的夏天,那只小手学会了告别,也伸向明天……”,回忆的感受,仿佛小河轻流,优美的音符在灵性的辞藻间跳跃起伏,相当传神。小河的感觉在紧接的中段继续蔓延,“一首歌是一条河,流过寂寞流过梦,让我经过你那些的经过,也勇于不同……”。笔畅的歌声如河水一样缓缓流动,似乎信手拈来,轻盈、自然,讯息就在点滴情怀间散发。但其中蕴藏的玄机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未敢小觑。
11、整首歌的高潮出现在高音段,多样乐器,并且有人声部分的良好表现。当然,笔畅拿捏这类R&B高音是手到擒来,但惊艳的是笔畅呐喊般吟咏的口吻配上李谷一老师超低音域的哼鸣,粗犷与细腻组合,交相辉映。难度大的是不炫耀,只是如丝线般柔和地滑了一下,听来虽没有惊天动地,却分外入心。“听你唱过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弯成了新月……”的反复咏唱,听着听着就感觉到两种声音合为一体,营造出的状态正是求静心的人们心中最需要的,忽然令人有些暗涌的牵动……
12、这首歌我们听不到忧伤和哀思,反而被那份力量感动,“让我经过你那些的经过,更勇于不同。”其实,这何尝不是两位歌者的心声呢?
13、第二的感觉,我不承认《浏阳河2008》中的浏阳河,是属于过去的那个浏阳河。
14、名为《浏阳河2008》,顾名思义,是面向2008年的。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的浏阳河,它不再执著于某种情感和某块土地的描绘,升华的情感和形式更适合每一个愿意真的去聆听的人。从每个段落里跳出的每一个音符,都代表了某种深处的大众兴奋点——“民族音乐流行化”。
15、这不同于现在一些煽动年轻而容易破碎的爱情的音乐的兴奋点。
16、对于《浏阳河2008》来说,民乐元素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
17、当然,这里应该倒回说一下这首歌的诞生头,据说源自周笔畅在美国学习时,产生的思乡情绪。笔妈是湖南人,曾是唱民歌的歌手,后来带着小笔畅跟随笔爸去深圳当了音乐老师,在家里仍然一直说湖南话,会唱很多湖南歌曲。
18、而周笔畅自己一个人在美国的时候,身处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开始想念家乡和亲人,但是又要在那边学自己喜欢的音乐,就想起妈妈最爱唱的歌,自己也时常哼唱。
19、李谷一老师的《浏阳河》就是其中之一。
20、于是周笔畅一学成回国,就找到曾获台湾金曲奖的专辑制作人andrew朱,亲自策划了这首浓郁RnB风味与传统民歌结合,倾注自己真情实感的歌曲《浏阳河2008》。同时李谷一老师对歌词、旋律、伴奏等也逐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21、从李谷一与周笔畅第一次接触,到完成录制,仅经历了12天时间。
22、民族音乐在《浏阳河2008》这首歌里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整首歌依靠着民乐的灵与动制造出极好的效果。虽是应了民族的名,但其中的民族元素不是靠大量的民乐直接引用,而是自成一种气韵和氛围,含蓄地渗入音色、节奏中浑然一体。从头至尾,拥有明亮畅快,愉悦婉转的特质,其音乐内涵则即有怀旧的主题,也有流行的一面。能让听过的人都会感到很舒服,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说白了就是两个字“自然”。
23、这是一首属于周笔畅自己的歌,有她的日渐成熟以及技巧的提高,有她对家乡的眷恋,成长的宣言,有她对梦想的追求,和对传统的传承发扬。不卖弄R&B的转音,只用一种朴素而悠远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是最纯粹的音乐。
24、这是一首属于李谷一老师的歌,虽然只是仅少的几句,但《浏阳河》从戏剧唱法、到民歌唱法,再到现代流行唱法,她都在不断挑战自己,接受和感受新的原素。她的声音,如一个弧圈球,漂亮得很,永不可替代。
25、这首歌,甚至称它是歌似乎有一些委屈,它其实是带韵律的诗,在吟唱中激起不同时空的人共鸣,值得听者与歌者共同品味。民族音乐的融入再加上对新锐音乐的理解,其作品本就具备了很强的震撼力。当周笔畅和李谷一老师的声音同时喷薄而出的时候,乐符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依附在脑海的情感部分中,带出来的效果是以前的独立音乐所不具备的。
26、周笔畅与李谷一老师的合作,既是老一辈对新一代提携的结晶,也是新一代对老一辈的尊重和传承。所以,可以充满阳光和爱的气息,在这个挤迫世俗的世界,如此的温暖人心。
27、现在就听听这首周笔畅的力作《浏阳河2008》吧,会带着我们进入一个听觉的新境界。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Tags:音乐